罗平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局2017年度社会评价工作综合报告
2017-12-14 09:49:34   来源:罗平县纪委   作者:   


       2017年以来,罗平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围绕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新罗平目标,切实发挥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旅游在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目标,以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以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能、加强廉政勤政和纪律作风建设为保障,全面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全面繁荣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事业,推动全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工作迈出新步伐。
一、履职担当,主动引领行业工作新常态
(一)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制定了《罗平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局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期限、目标任务,并将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部门、单位、个人。为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了局长担任组长,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局领导班子成员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协调、沟通、组织。投入2000万元用于加强旅游业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文化发展、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以及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等规划之间的衔接,实现设施、要素、功能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完成《罗平国际高原花海假日公园(金鸡峰丛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白腊山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专项规划。
       一是推动旅游+景区融合发展。启动了九龙瀑布群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建设、多依河景区、相石阶森林公园景区、鲁布革三峡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建设申报工作。引进香港百川置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九龙瀑布群景区、海南航控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对多依河风景区、鲁布革三峡景区进行提质改造,引进华侨城云南文投曲靖文旅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亿利资源集团,共同就罗平县摇滚马拉松旅游赛道提升改造及服务配套、鲁布革布依风情小镇、罗平油菜花小镇、那色峰海景区综合开发、国际高原花海旅游度假区、白腊山公园休闲旅游度假区、旅游环线建设等7个项目进行投资建设,相关事宜正有效推进。
       二是推动旅游+景城、景村融合发展。依托主要景区景点,旅游干线、特色种植园、养殖园,开发农业观光、民族风情、农业产品、休闲体验的旅游业态,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累计投资近1亿元,建成鲁布革乡芭蕉箐村、鲁布革乡腊者村、长底乡补笼村、旧屋基大补董彝族村等4个乡村旅游示范村,目前正积极推进九龙街道以洪示范村项目建设。
       三是推动旅游+农业、体育、文化、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投资6000余万元,建成24.5公里的金鸡至圭山农业观光道;投资167.64万元,举办中国·云南·罗平国际花海自行车赛及中国·云南·罗平国际花海马拉松赛活动,以罗平航空房车露营地为中心,打造直升机、三角翼观花海以及无人机培训、比赛等活动,以万峰湖为中心,打造布依族三月三龙舟赛活动。深度挖掘布依文化、酒文化、石文化等地域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组建了20支演艺队伍;依托清凉气候、清洁空气等资源优势、良好的生态系统、丰富的温泉资源、“云药之乡”优势,发展山地、温泉、滋补养生旅游。加快健康养老、健康运动产业发展;到2020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全县建成省级山地户外运动或水上运动康体示范基地2个以上,不断提高花海自行车赛、花海马拉松赛事品牌知名度,力争健康运动产业总规模超过5亿元。到2020 年,基本建立与山水田园宜居旅游城市相适应的旅游文化与大健康产业体系,把罗平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度假胜地。

(二)大力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完成了图书馆、博物馆门户网站及三馆共享特色数据库建设;投入200余万元,按照标准化、规划化的要求,积极推进基层文体活动广场及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套建设;完成了157个农家书屋出版物的补充更新工作;投资200万元对广播电视播出、制作、采拍设备进行全面改造。
       二是免费开放效果明显。“三馆”及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及开展书画、音乐、器乐、舞蹈、健美操等免费培训和书画、摄影、根雕展示工作效果明显,共接待机关团体、学校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20万余人次。此外,坚持电影下乡不放松,全年共为农村群众放映电影1565场,完成全年任务的105.17﹪,观众达25.04万余人(次),完成商业电影放映2056场。   
       三是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举办了“罗平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第九届农村业余文艺汇演”,全县13个乡镇(街道)共39个节目参演,提升了相关基层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演出能力;参加曲靖市文化体育局组织的“七彩云南”全民健身运动会曲靖市2017年全国广场舞规定套路比赛荣获优秀组织奖;组队参加了曲靖市2017年农村文艺汇演暨第六届新剧(节)目展演,获得好评;承办了罗平县企业离退休人员运动会;参与组织了2017年“滇王老窖”红高粱文化节舞林大会和锦绣中华艺术节之魅力罗平首届“明星杯”广场舞大赛两次广场舞大赛;依托体育中心举办了国际职业搏击拳王争霸赛活动,依托罗平峰林举办了“徒步花海穿越十万峰林”活动。
       四是注重保护,文化遗产暨文物保护工作取得实效。组织了我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铜器制作技艺参加第七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获得了好评;“彝族新娘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经省文化厅公示并正式批准公布,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立了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及传承人资料数据库;开展了各类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营造了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二、正风肃纪,狠抓作风建设
       一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拟定了局党委“两学一做”学习计划及工作安排方案,拟定了《罗平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局2017年在职干部职工理论学习计划》,认真组织全局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十八届六中全会、党的十九大精神,重点学习了习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市县委主要领导同志报告和讲话精神,在全局掀起了学习高潮。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纪律作风建设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专项整治要求,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把整改方案与专项整治工作有机结合,狠抓作风工作,提升干部队伍新形象。制定了《罗平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局2017年作风建设工作方案》,围绕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不作为、乱作为”问题、“飞四”赌酒、大操大办、工作纪律、公务用车管理使用、节假日期间经费管理使用等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疏于监督管理,置党纪党规于不顾、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反《罗平县关于严禁党员和干部职工以“飞四”等形式赌酒的规定》、《罗平县关于规范国家公职人员办理婚丧喜庆事宜的规定》,工作时间打牌、玩游戏、网上购物、未经请假随意脱岗,公车私用、法定节假日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违规发放福利及置办超市购物卡、礼品卡等情况开展明察暗访,查处上班期间玩游戏1人,给予问责处理,“飞四”赌酒1人,给予行政警告处分,4人被谈话提醒。
三、办事公开,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严格执行公开制度。经过保密审查,对可公开的党务、政务进行网上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公开服务承诺,把部门主要工作职责、法律法规、执法依据、制度规定、服务事项、办事流程、办事时限、服务承诺、投诉方式、投诉电话及其它应公开的信息,在网上向社会进行了公开;及时通报部门工作信息,为服务对象提供便捷的查询服务;对重大决策事项,按照法定程序组织召开听证会,充分听取听证代表的意见,进行民主、公开、科学、合理决策,从而推动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公开工作人员信息,机关工作人员实行挂牌上岗,公示姓名、职务、工作岗位、电话号码、业务范围等,以便服务对象了解工作人员的身份,方便群众联络,接受工作监督。
       二是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精简了审批项目,严格按照清单进行审批。简化了审批程序,严格按照承诺制的要求,兑现服务承诺,强化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行政审批服务,对符合国家方针政策,手续资料齐全的文化体育和旅游证照许可按照不同经营项目的工作时限要求予以办结,备案服务当日办结,核准服务按上级核准时限要求,按时报上级主管部门核准。
四、提升效能,切实服务群众
       一是文化惠民工作有序推进。组织开展了以“自强、诚信、感恩”为主题的走基层送欢乐文化惠民文艺演出活动,13个乡镇(街道)共演出144场;创作小品《居无小事》《送猪仔》、花灯歌舞《大地飞歌颂党恩》《刘姥姥逛罗平》等作品参加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演出活动;举办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暨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业务培训2期、“罗平县2017年文艺骨干编创培训班”2期,提升了广大基层文艺工作者的专业水平;举办了“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罗平”演讲大赛,推动了全民阅读的开展;开展流动图书车进厂矿、部队、学校及敬老院等流动服务32车次,送书下乡10000余册;向广大农村文艺队配发了价值44万元的村级音响系统和便携式音响。
       二是行业扶贫工作取得成效。选派了5人常驻5个扶贫工作联系点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协调兴景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入763200元委托劳务公司,从九龙瀑布景区、多依河景区沿线的53户贫困户中各聘用1名贫困群众负责景区沿线的环境卫生打扫工作,有效帮助景区沿途53户贫困户脱贫;在板桥镇、鲁布革乡、钟山乡、旧屋基乡、长底乡等景区沿线投入资金38万元,扶持19户农家乐、乡村客栈;扶持旅游手工艺10户,每户1万元;筹措资金76万元,用于九龙街道、旧屋基乡5个联系点用于路灯安装、文体广场建设、村级道路建设等项目,有效提升了联系点的基础设施条件。
       三是加大市场管理力度,确实保障群众健康的文化旅游权益。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整治专项行动 51 次,出动检查人员300人次,检查企业1000 家次,检查导游18人次,查处违法违规企业17家,查处违法违规导游人员2人,行政罚款2万多元,受理各类旅游投诉10件,投诉回复率和游客满意率达100%;检查了文化市场经营场所1300余家次,查处违规经营案件8起;开展了“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专项行动3次,清理整顿非法安装和使用地面卫星设施专项行动1次,开展以“安全生产工作”为主题的专项行动4次;开展了5次以“保稳定、促和谐”为主题的“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和3次打击政治性、宗教类和反动宣传品为重点的非法出版物整治专项行动,有效为了文化旅游市场,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的文化权益。
五、警钟长鸣,清廉务实从政
       一是严明工作纪律,加强制度建设。自机构改革以来,先后建立了《党委工作职责》《党委议事规则》《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重大事项通报制度》《党(政)务公开考核和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制度,建立、落实了学习制度、工作制度、考勤制度、会议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接待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公物管理制度、职工权益保障制度、安全保卫制度、劳动卫生制度共11项的《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及会议签到制、工作目标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和失职追究制等工作制度,完善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厉行节约制度、随机调研制、组织生活会制度及民主评议党员制。明确了各科室的职责和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实行目标管理,量化考核。
       二是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按照“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分级负责、分类防控”的要求,落实防控责任,层层抓落实。将廉政建设风险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同时部署抓落实,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把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和机关科室、站、台、所、公司、场馆、中心等负责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作为述职述廉的主要内容,并积极组织参加各种警示教育活动,逐项排查,开展科学评估,建立完善防控措施,建立各科室、站、台、所、公司、场馆、中心等的风险台帐,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反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定期公布和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打牢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政治基础,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加强党的作风和纪律教育,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2017年,组织57人到县法院廉政文化示范点接受警示教育,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营造了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推动“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社会风尚的形成。
       总之,2017年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围绕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行业发展真抓实干,积极进取,取得了点滴成绩。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以脚踏实地的作风、立说立行的态度,苦干实干,扎实做好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行业工作,积极推进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罗平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局
2017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