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溶洞长约1.5公里,呈葫芦形隐藏在半山腰里,入洞口隐秘在一片荒草深箐中,入口非常狭窄,进洞的人必须将身体匍匐在地爬行而入,越往里走越宽阔,走到一半左右又变得非常窄小,再往里又豁然开阔。洞中有一落水洞与外界相通,仿佛开一天窗,洞内空气湿润,凉爽怡人。据云南昭通学院傅奠基教授介绍,这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洞中石头千奇百怪,千姿百态,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的像柱子,有的像锅盖,有的像竹笋、有的像小鸟,有的像手指,有的像梯田,有的像泥石流,有的像人体器官,有的像阴森白骨……

傍晚时分,在我们乡村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记者们和傅教授才从洞里出来,大家虽然有些劳累,但面对今天的收获即使累也觉得很值。
针对今后桃花洞的科考和旅游开发价值,傅教授笑而不答,我们相信到合适的时机,桃花洞内的美景将大饱各方游客的眼福。